星空体育网站:精密机床只有日本拿手?中国直面挑战化危机为契机推动精密机床国产化
近年来,中国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中国却高度依赖进口精密机床。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现状!
根据近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进口精密机床的需求总量中,有超过90%以上依赖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三个国家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仅它们三者之和就占据了总进口量的75%以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局面?
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个国家在精密机床领域的技术实力。美国、日本和德国在这一领域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其生产的精密机床质量和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也使得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在国际贸易中,这三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自身利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精密机床出口国之一,其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吸引了众多买家,包括中国。日本和德国则以雄厚的制造业实力,以及对高端技术和创新的持续投入,赢得了中国市场的信任。
就在中国精密机床市场依赖性不断加深之际,日本借助美国主导的技术出口瓦森纳协议,将中国列为“不受欢迎对象”。这一举动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对进口精密机床的途径。瓦森纳协议鼓励成员国加强技术保护措施,以防止高技术产品流向未经授权的国家。从而,给中国精密机床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时至今日,我国精密机床大多从日本进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媒认为若没有日本机床,我国甚至连飞机都造不出来的原因。
当然,外媒的看法有些贬低的成分。但对于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应该客观、公正、理性的看待,下面笔者将阐述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情况。
就全球来看,我国依然是第一大机床生产国,但是整体表现为结构失衡,具体来说就是普通机床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大的短板在于精密机床。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机床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所以更加印证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再来看一个具体数值,2018年我国低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高达82%,而高端的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铣加工中心的国产化率仅为6%。
但实事求是来说,对于高端制造业,尤其是航天、航空领域,拼的就是高端机床,即精密机床。
虽然如此,我国依然有属于自己的精密机床制造企业,当属沈阳机床厂和大连机床厂,而且沈阳机床厂也有过高光时刻,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沈阳机床凭借180亿元的销售收入,排名世界第一。
换个角度再来看这个问题,外界一直说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精密机床,那么我国的航母、战斗机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所以这种言论不攻自破,只能说我国精密机床同世界顶尖精密机床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已。
产品方面。不论是普通机床还是精密机床,其高强度的刀具都是重中之重,例如铣刀、镗刀等,还有高精度纳米导轨等,此外,还有先进的数控系统,这些都与国外顶级厂商之间存在差距。
其一、零件受热变形问题,国外先进的机床制造厂商已经能够通过高精度仿真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二、对机床机理研究不够透彻,归根结底是针对机床特性的工程数据库积累不足,以至于国产的机床返修率很高。
其三、传感器技术仍有待突破。对精密机床而言,传感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温度、振动、湿度传感器等,完善而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对核心数据进行采集并且记录,这对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有重要意义。
其四、相关智能技术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人机交互问题,这里以德国CELOS机床为例,该机床可实现高精度仿真,而且可将加工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操作者。
近期,日本和美国宣布将停止向中国出口精密机床,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精密机床作为高端制造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次日美的决定无疑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该决定是日美两国在国际政治、贸易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下做出的。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日美两国感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日美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同利益,他们通过限制对中国的精密机床出口来遏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以维护自身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面对日美的限制措施,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首先,中国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中国也在国内加大了对精密机床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此外,中国还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拓宽国际市场,以减轻对日美的依赖。
面对精密机床进口的限制,中国加大了对本土研发能力的投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中国正在推动精密机床的国产化进程。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进口精密机床的依赖,也能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也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减少对日美的依赖。中国已经与一些其他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国家能够提供所需的精密机床和技术支持。通过拓宽合作伙伴关系,中国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保证精密机床的稳定供应。
尽管日美决定停止向中国出口精密机床给中国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创新潜力。中国将以挑战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内研发,促进制造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高精密机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速度提高32.65%!科学家研制盐水散热器,解决热管理技术“卡脖子”难题
国内首台!“华龙一号”1000MW除氧器完工发运,“整体制造”实现量产能力
阿斯顿·马丁用3D打印出速度最快的自行车,3D打印对自行车行业有何影响?
跑出“加速度” ,国内首个M701J型燃机项目实现双投,“燃”动大湾区!
不锈钢制造、可重复使用,朱雀三号首飞确定,将搅动商业航天江湖超越美国?
国产大规格镁合金锻件ϕ2550*120mm成功出炉!另附11种先进镁合金
100% 兼容 RHEL / CentOS!阿里云宣布旗下“龙蜥操作系统”装机量超 600 万
在机床装备产业,国家工信部口中有个“台州模式”,它凭借什么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