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民營經濟蓄勢賦能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含山縣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聚焦產業升級、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三大方向,推動民營經濟在規模、質量、效益上實現新突破。縱觀含山縣2024年數字賦能制造業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8.6%,制造業投資同比激增47.4%,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7戶,民營經濟活力迸發,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含山縣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綠色智能鑄造等主導產業為突破口,通過“招大引強”與“鏈式發展”雙輪驅動,推動民營經濟向高端化、集群化邁進。2024年,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6個,其中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佔比超四成,愛柯迪、鴻圖、朗勁、三基、帥翼馳等行業內優質企業帶動上下游30余家企業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閉環。
依托“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優勢,含山瞄准長三角產業轉移機遇,制定“鏈主企業地圖”,通過“四比四看”專項行動篩選優質項目。產業園區內安徽輝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作為新能源車企一級供應商,2023年產值突破1.2億元,2024年投資擴產后訂單火熱,新增千噸級壓鑄機設備,企業產值穩步提高。帥翼馳新材料集團通過再生鋁循環利用技術,為壓鑄企業直供液態鋁合金,年產值達18億元,帶動周邊企業降本增效30%以上。
同時,含山強化“畝均論英雄”導向,通過依法收儲、拍賣、建設標准化廠房等方式,實行“騰籠換鳥”。2023年,含山縣經開區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8萬元,同比增長121%,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達到543萬元每畝,同比增長104%,獲評“中國鑄造產業集群縣”。2024年,清理閑置工業用地9.81畝,清理低效工業用地252.18畝,盤活資源優先向高附加值項目傾斜。
含山縣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躍升。2024年,全縣制造業項目竣工投產31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7.4%,高技術制造業增速達32.7%,數字轉型成效顯著。
安徽海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積極引進工業機器人項目,建成全自動壓鑄生產線,月產能達32萬件,產品出口14國。鴻圖科技投資1.2億元建設二期智能工廠,採用5G+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生產數據實時監控,年產值沖刺12億元。
強鏈補鏈是基石,節能降耗是良策,含山縣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探索清潔生產模式,安徽朗勁智能制造採用液態鋁合金直供技術,減少熔煉能耗20%﹔三基集團通過邊角料循環利用,年節約原材料成本超千萬元,同時,光伏、儲能等綠色項目加速落地,為含山縣制造業低碳轉型注入新動力。
2024年4月,含山縣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三年培育方案,涵蓋梯度培育、創新激勵、數字轉型及要素保障,包括建培育庫、強化培育、促創新等措施,並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小巨人”、省專精特新冠軍、省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獎金激勵政策。據統計,含山縣已有創新型企業88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8戶,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3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
民營經濟不僅是工業增長的支柱,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2024年,含山縣9個涉農項目入選馬鞍山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實驗項目,數量居全市首位,涵蓋農業全產業鏈、文旅融合、生態開發等領域。
“含山大米”品牌訂單全產業鏈項目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成覆蓋10萬畝水稻基地的數字化管理平台,通過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無人機遙感監測等設備,實時採集稻田生長數據,並上傳至食品安全追溯雲平台,實現“生產-加工-流通”全鏈條透明化管理。
含山縣預制菜產業園依托油料交易基礎及本地食材優勢,吸引初凡食品、司徒粉絲等企業入駐,開發即食菜品、特色醬料等50余個品類,年產值預計達5億元。此外,追雲谷生態園、凌家灘考古研學小鎮、牛路探索營地等文旅項目,將農文旅資源轉化為旅游IP,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
從“鑄造之鄉”到“智造強縣”,從“單點突破”到“全域升級”,含山縣正以民營經濟為支點,撬動產業能級躍遷。2025年,含山縣經濟發展蹄疾步穩,制造業投資向百億規模邁進,一幅“鏈群協同、數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圖景已然展開。(唐延豪 李瑩瑩 胡靜)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