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廬江縣傳統制造業正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磁性材料與水泥制造企業中的國家級“綠色工廠”成為“領頭羊”,憑借技術創新為產業植入“綠色基因”,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

安徽廬江:植入“綠色基因”傳統產業煥發低碳新生機(图1)

  近日,走進國家級“綠色工廠”——安徽龍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生產線上一片忙碌景象。一塊塊高性能磁芯被精密加工,一箱箱成品件由機器人精准放置在指定地點。針對傳統磁性材料生產能耗高、粉塵大的瓶頸問題,“龍磁科技”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節能技術改造,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引進高效節能設備、強化能源管理等舉措,實現了產品“能效質”的全面提升,顯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安徽廬江:植入“綠色基因”傳統產業煥發低碳新生機(图2)

  “通過引入行業領先的鐵氧體粉體輸送計量配料系統,搭配自主研發的‘15等級’磁瓦原材料,同時依托質譜檢測器在線檢測、智能排產、無人搬運車及智能倉庫管理系統,實現了車間生產智能化。”安徽龍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振華介紹,“技改后,不僅減少了人力投入,還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含量,產品性能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能耗降低了10%。”

  從廠房內部到外部,“低碳”項目隨處可見。在陽光照耀下,“龍磁科技”廠房屋頂上的太陽板閃耀著藍色光芒。這裡安裝了3.7兆瓦的光伏陣列,累計發電超300萬千瓦時,節約電費成本約240萬元,通過“自發自用”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

  能耗降低,性能提升,小磁鐵成功邁向大市場。作為直流電機的核心部件,“龍磁科技”的多項產品已融入博世、格力等全球產業鏈,廣泛應用於汽車、變頻家電等行業所需的微特電機。2024年度,其年產值突破5.5億元。

  星空体育官方入口 星空体育官网

  與“龍磁科技”類似,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廠房設計之初就融入了綠色理念,引入先進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單晶硅總安裝面積達6100多平方米。

安徽廬江:植入“綠色基因”傳統產業煥發低碳新生機(图3)

  “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打造出‘工業建筑+清潔能源’融合樣板。”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技術部主管陳澤洋介紹,“年發電量達160多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900余噸,創造經濟價值逾百萬,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盈利活力。”

  “借光生金”為企業綠色發展增添新動能。走進車間,不見粉塵,不聞噪聲,唯有臥式窯體散發出的陣陣熱浪。傳統印象中“灰頭土臉”的水泥廠,在這裡實現了徹底轉變。已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的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面對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創新為驅動,持續優化各項指標,強化安全體系,以新技術推動智能化,致力於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行業一體化水泥生產線。工人們在中控室就能操控整個生產流程,連抽樣化驗都實現了全程自動化:自動取樣、自動檢測、自動生成數據、自動調整配料參數。

  “高效低碳水泥熟料煅燒技術和替代燃料的應用,使我們的熟料綜合能耗遠低於國家一級能耗標准,每噸熟料節煤10公斤,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也為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探索出一條新路。”陳澤洋自豪地說,“中溫中塵低碳催化還原脫硝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超低排放,每年減排氮氧化物300余噸。”

  從“耗能大戶”轉變為“減碳先鋒”,這些“綠色工廠”的實踐有力印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轉型離不開政策支持。近年來,廬江縣工信局推出“綠色工廠星級評定”機制,對達標企業給予技改補貼、稅收優惠,並搭建產學研平台攻克共性技術難題。

安徽廬江:植入“綠色基因”傳統產業煥發低碳新生機(图4)

  “截至目前,我縣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企業4家,磁性材料、水泥等傳統產業是重點領域。”廬江縣工信局節能與綜合利用科科長方海燕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從深化節能管理與綠色技改、加大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提升企業協同創新能力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發力,共同推動全縣企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錢良好 文/圖)

  星空体育官方入口 星空体育官网

安徽廬江:植入“綠色基因”傳統產業煥發低碳新生機(图5)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